大国重器上的“宁夏标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05:53:00
全球最快高铁用上“宁夏造联系枕梁”,长征火箭用上“宁夏煤制油”;研制出国内最大智能化反井钻机、特大型风电轴承热处理装备等多项首台套产品……过去一年,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正转化为宁夏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0家;开展重要技术攻关100项以上,引进转化科技成果500项以上;实现风电光伏装机2060万千瓦、储能60万千瓦目标……一串串数据背后是宁夏致力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雄心壮志”。
科研成果如何走出实验室,从先进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银行如何提高服务质效,赋能企业研发创新、扩大生产?近期,《金融时报》记者跟随中国银行业协会赴宁夏多地调研,在一个个生产车间里、在一条条生产线上,感受着高新技术发展的澎湃脉动,金融活水正在宁夏这片热土上浇灌出科技之花。
项目贷款有了 企业创新动力足了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中,中国占比达50.47%,累计装机容量中国占比达50.3%,“中国风”为何能够引领全球?亮眼的数据背后,是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创新动能。
走进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力传动”)智能制造工厂,一台台加工设备精密运转,仓储机器人有序执行运输任务,智慧大屏上实时跳跃着机加、装配等车间的生产数据,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之一——减速器,就在这里被陆续组装出厂。
在风力发电机设备上,超过50米长的风机桨叶如何稳定运转?风向、风速变幻莫测,如何精准调节叶片迎风方向,确保最大效率捕获风能?这些都考验着减速器的硬实力。
“2020年,我们为我国首台10MW海上风电机组量身打造了偏航驱动和变桨减速器,攻克了深远海大型风机偏航、变桨系统关键核心部件研制瓶颈,填补了国内大功率海上风电减速器的空白。”威力传动董事长李想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公司已深耕精密传动领域二十余年,自主研制多种型号的风电偏航减速器、风电变桨减速器产品,能够适应不同风力资源和环境条件。
硬科技的创新突破离不开金融活水润泽。中国银行宁夏分行落地宁夏首笔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帮助威力传动风电项目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并于近期为企业发放股票回购贷款5400万元。宁夏银行则陪伴威力传动一路走来,从最早对法定代表人的20万元住房抵押贷款,到宁夏首期专利权质押融资,再到目前总额超11亿元的多产品、多渠道对公授信支持。
在专注减速器制造多年后,威力传动于2024年3月份启动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项目,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成为我国北方目前唯一大型风力发电增速器研发生产基地,可有效满足我国风电行业大功率增速器配套的需求,提高我国风电行业的竞争力。
风电增速器是风力发电机组科技含量最高的核心部件,技术突破和大规模项目建设都亟需资金支持。“我们作为上市公司,流动资金贷款的压力会小一些,我们更需要的是项目贷款。今年大概10多个亿产值,要投资20亿建设智能工厂,亟需资金。”李想表示,“风电行业的产能在快速提升,非常希望银行在增速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给予贷款支持,帮助我们抓住行业发展机遇。”
企业有期盼,银行有行动。中国银行宁夏分行营业部负责人贾鹏介绍,威力传动“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项目拟分两期建设,一期总投资近20亿元,其中银团贷款支持达14.39亿元。中国银行等机构为企业量身定制了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帮助企业有效缓解项目资金压力。
投早投小投长期 金融陪伴企业发展壮大
“大型高端燃气轮机铸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为国内首台300MW燃气轮机提供全套铸钢件和铸铁件;为向家坝、溪洛渡、乌东德、白鹤滩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30%以上的叶片及其关键零部件……这家能追溯到1966年的老牌企业——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为长城机床铸造厂,以下简称“共享集团”),近年来一直在3D打印技术创新领域攻坚克难。
据共享集团董事长彭凡介绍,该公司组建了专业团队,攻克了铸造3D打印材料、工艺、软件、设备及集成等技术难题,研制出全球首台超级砂型3D打印设备,效率是市场同类设备的5倍,实现了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国内首创。公司研制的多款世界一流的粘结剂喷射陶瓷3D打印设备、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设备等,可打印陶瓷、不锈钢、高温合金、铜合金、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
技术从无到有,产业由小到大,离不开金融长周期陪伴。记者了解到,共享集团自2013年开始持续推进技术改造,由传统铸造向3D打印铸造转型,每年技术改造项目的资金投入需要上亿元。同时,每年集团研发投入资金也在接近两个亿的水平,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我们企业没有上市,这么多年的发展主要是靠银行资金支持,包括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资金管理服务等等。其中一个厂房就是我们用交通银行2016年发放的2个亿的专项贷款建起来的,到现在还是全球最好的3D打印工厂之一。”彭凡感慨地说。
据了解,交通银行宁夏区分行先后在2016年3D打印智能工厂建设期提供2.08亿元项目贷款支持,用于共享双创示范基地项目建设;2019年项目投产后,为共享装备新增发放1亿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同时在产业链金融、国际业务方面给予综合授信支持;2023年和2025年,先后两次加大对共享集团授信支持力度,为集团新增敞口授信累计1.8亿元。
宁夏银行副行长倪国梁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该行始终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理念,根据本土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提供个性化、陪伴式金融服务。对共享集团的支持,从首笔2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开始,已增加至贷款规模超2亿元,无缝对接经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银团合力 支持光伏等重点领域发展
在宁夏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中环”)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生产车间,高纯多晶硅原料经过单晶炉高温熔炼后,变身G12长晶棒,再加工后就是光伏发电用的基础材料。
宁夏中环是TCL中环为投资建设“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项目”而新设的项目公司,成立于2021年2月,主要承担太阳能单晶硅棒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主产品正是G12大尺寸单晶硅棒。
2021年2月,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项目正式在宁夏签约落地;当年12月,公司首批单晶炉投产,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目标;2022年1月,公司成功完成首颗G12单晶下线,5月项目建设阶段一达产,6月阶段二投产……宁夏中环项目总投资超150亿元,安装3072台单晶炉及配套设施,实际产能可达77GW(吉瓦)以上。如此快的建设、生产速度,背后是8家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