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部分村庄村名来源及典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5:10:00
#山东##济南头条##平阴#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1. 贤子峪村(岱西村、函山峪)
来源:原名“函山峪”,因三面环山、形似“函”字得名。明代贡生张宗旭因厌弃官场,携家隐居于此,创办函山书院,培养众多贤士,故改名“贤子峪”,取“贤士辈出”之意。
典故:村内有“抱珠泉”,传说因月光下泉池如明珠而得名;另有千年皂角树被村民奉为“树神”,象征风调雨顺。
2. 泊头村(原鸣鹤村)
来源:古称“鸣鹤村”,因村中曾有鹤群栖息,鹤鸣之声闻名。后因明清官道发展,车马喧嚣惊扰鹤群,鹤去后仅余石桥“鸣鹤桥”,村名渐改为“泊头”,取自“水泊丰沛”之意。
特色:村中现存“槐抱椿”古树,象征忠诚与亲情,另有清嘉庆十年“鸣鹤桥”石碑见证历史。
3. 南崖村(东峪南崖村)
来源:位于东扈峪,春秋时期为古扈国遗址,故称“东扈峪村”。因地处大寨山南侧山崖,后演变为“南崖村”。
历史:宋代已建村,明清时期为防御战乱,三村合并筑城,现存古城墙、文昌阁、青石板路等遗迹,村规曾规定犯错者需修石板路以示惩戒。
4. 李沟村
来源:村名可能源于地理特征(沟壑地形)或姓氏聚居。近年因乡村振兴改造为“画家村”,以石屋、古井、古槐为特色,融入现代艺术元素。
文化:村内500年古槐树象征坚韧精神,绿泽画院带动残疾人艺术就业,形成“石里画乡”的独特产业模式。
5. 大黄崖村
来源:因村周黄土崖壁得名。清代民居保存完好,是平阴木偶戏发源地,清雍正年间由村民郜钦引入,列为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6. 东蛮子村(贤子峪所属自然村)
来源:名称可能源于古代对南方移民的称呼“蛮子”,或与地形(山峪崎岖)相关。贤子峪为其下自然村,现仅剩一户居民留守。
7. 高集村(原属平阿县)
来源:因高姓家族聚居得名,历史上曾属平阿县管辖,村内高家祠堂供奉孔子弟子高柴后裔,碑刻记载其清廉家风。
8. 洪范池镇相关村落
扈泉村:因村内“扈泉涌碧”名泉得名,与春秋扈国相关,泉边摩崖石刻为明代文人题写。
云翠山村:村名取自云翠山,元代道教名观南天观坐落于此,丘处机曾在此修炼。
其他村名简析
玫瑰镇各村:多以玫瑰种植产业命名,如“夏沟村”因夏季沟谷繁花得名。
孝直镇:部分村名源自儒家文化,如“孝直”取自“孝悌忠信”理念。
平阴县村名多源于地理特征(如山峪、泉水)、历史事件(如古国遗址、移民聚居)、文化名人(如书院、隐士)及民间传说(如仙鹤、古树崇拜)。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