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痛30天!老人患带状疱疹,“一针”下去,疼痛评分从10分降到2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5 00:28:00
半岛网9月4日讯(记者 孙贴静)凌晨三点的病房走廊寂静无声,69岁的赵女士(化名)又一次从短暂的睡梦中痛醒。这已经是她连续一个月无法安然入睡了,左侧胸背部的剧烈疼痛如电击般阵阵袭来,最长只能睡半个小时……

△偏方非但没有缓解疼痛,还造成皮肤溃烂
确诊“带状疱疹”,皮肤溃烂感染
一个月前,赵女士左侧胸背部突然出现成簇的红色疱疹,伴随着烧灼样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但治疗后效果不佳。情急之下,她听信偏方,使用了一种号称“灵丹妙药”的外敷药物。不料几天后,不仅疼痛没有缓解,敷药处的皮肤反而开始溃烂,情况愈加严重。
经朋友推荐,赵女士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成人急诊科。经过详细检查,患者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十分严重,皮肤已经出现局部溃烂感染,需要进行紧急处理。
带状疱疹,不只是皮肤问题
带状疱疹,民间称为“缠腰龙”或“缠身龙”,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该病毒初次感染人体时会引起水痘,痊愈后病毒会潜伏在人体神经节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会被重新激活,沿着神经纤维移动到皮肤,引起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疼痛程度甚至超过分娩和手术后的疼痛。”接诊医生表示,许多患者由于长期剧痛导致睡眠障碍、焦虑抑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的患者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系统治疗,清创与镇痛双管齐下
面对赵女士复杂的情况,治疗团队首先为患者进行了水动力清创术,有效清除了溃烂组织并促进了创面愈合。“患者来院时疼痛评分达到8-10分,属于重度疼痛。”成人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刘树征回忆,医疗团队为患者进行了镇痛、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以及局部药物封闭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患者仍然整晚睡不着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学科主任张培训教授是教育部创伤与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与神经再生研究所副所长,在周围神经修复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他在每周病例汇报查房时细心地发现了该患者疼痛未能得到明显改善,结合患者合并糖尿病等疾病,建议实施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调控术。该手术通过微创的射频脉冲调控,在CT或C臂等影像设备精准引导下,将细针穿刺到病变神经周围,通过射频电流产生可控热量,选择性阻断疼痛信号传导,精准“灭活”痛源神经,从根本上缓解疼痛。随后在张培训教授的指导下给予患者实施了该手术。

“射频消融术不是简单地烧断神经,而是通过特定温度的热效应,选择性破坏传递疼痛信号的感觉神经纤维,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运动神经功能。”手术医生解释,这就相当于将一个难以忍受的疼痛信号转变为可以接受的麻木感。手术过程中,医疗团队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当射频仪器启动时,可以看到患者肌肉微微抖动,这表明针尖已经准确到位。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始终保持清醒状态,能够与医生交流感受。手术后,赵女士的疼痛评分从术前的8-10分降到2分,当天晚上就睡了一个多月来的第一个安稳觉。

“现在就是感觉有点麻,但一点都不疼了,终于能睡个整觉了。”赵女士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早知道这里技术这么好,我就不受那些罪了。”
多学科协作,带状疱疹诊疗优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成人急诊科医生表示,带状疱疹传统上多采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方法。但对于某些患者,特别是伴有严重疼痛或皮肤并发症的患者,需要成人急诊科、神经内科、疼痛门诊多学科协作诊疗,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治疗方案。成人急诊科医生特别提醒:带状疱疹的治疗关键是早期规范治疗。在发病黄金72小时内开始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减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对于已经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也不应失去信心。现在有很多先进的治疗方法,包括神经调控、脉冲射频、脊髓电刺激等微创介入技术,都能够有效控制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创伤(骨科)中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依托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建设,是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院士团队”领衔,骨科专家张培训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组建的一个集院前急救、院内专科救治、危重病监护(TICU)“三位一体”的创伤(骨科)中心。
团队凝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顶尖专家力量——张殿英主任医师、付中国主任医师、徐海林主任医师、薛峰主任医师、党育主任医师、陈建海主任医师、杨明主任医师、熊建主任医师等知名专家常态化在青岛工作,通过门诊手术、教学查房、科研攻关等全方位输出,推动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
创伤(骨科)中心获批山东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青岛市攀峰学科、中国糖尿病足联盟-糖尿病足防治中心建设单位,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建设单位,山东省县市级慢创联盟单位。目前,中心已形成覆盖创伤骨科、急诊外科、脊柱外科、骨关节科、运动医学科、肩肘外科、手外科、足踝外科等多个核心科室的学科集群,涵盖骨科全部疾病种类。
作为第一骨干全流程参与学科重要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包括山东省精品特色专科(创伤一体化救治专科)、青岛市攀峰学科(创伤中心)、中国糖尿病足联盟-糖尿病足防治中心建设单位等项目。主要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足踝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足踝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康复创伤外科专业学组委员等。
擅长:骨科专业,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创伤骨科和足踝方向,包括各种骨科创伤,儿童足踝和成人足踝,如扁平足、摇椅足、高弓足、内外八字脚、拇趾外翻、卷曲趾、跟痛症、踝扭伤、糖尿病足综合治疗、痛风足等。
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中心执行副主任,青岛市岗位技术能手、青岛市城阳区青联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访问学者。主要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足踝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慢创联盟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整形美容分会委员、青岛市肩肘外科学组委员、青岛市动物致伤专科分会委员。
擅长:压疮、慢性创面不愈合、顽固性疼痛、烧烫伤等患者的救治,周围神经疾病的诊治,糖尿病足筛查、保肢治疗,急危重症糖尿病足、手足创伤修复,甲畸形、甲沟炎的矫形,严重多发伤、开发伤、复合伤的救治。
来源:大众新闻·半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