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业务最高暴涨140倍,A股42家券商半年报亮相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30 16:19:00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磊彬】8月29日晚间,A股42家券商半年报披露收官。
2025年上半年,中国证券行业延续了近年来的结构性增长态势,头部券商在市场回暖、政策利好及业务多元化发展的推动下,业绩表现尤为亮眼。
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等10家券商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其中,中信证券稳坐营业收入“头把交椅”;国泰海通则以157.37亿元的净利润位居行业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证券行业在并购重组浪潮推动下展现出显著的规模效应,部分券商在并购重组后证券投资业务增幅高达14052.11%,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
10家券商营收超百亿
中信证券居行业第一
Wind数据显示,42家上市券商中,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等10家上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广发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等8家券商净利润超50亿元。

中信证券上半年以330.39亿元的营收稳居行业首位,同比增长20.44%,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展现出头部券商强大的盈利能力。
据了解,中信证券主营业务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证券投资业务、证券承销业务等,上半年均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其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证券投资业务的强劲表现,投资收益达208.9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6.9%,主要得益于金融工具持有期间及处置收益的双驱动,该业务营业利润率高达74.26%,成为公司盈利的“压舱石”。
中信证券上半年完成A股主承销项目36单,承销规模(现金类及资产类)1485.28亿元,市场份额19.19%,承销规模排名市场第一。
上半年,国泰海通在合并后业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238.72亿元,同比增长77.71%;净利润157.37亿元,同比增长213.74%。其中,净利润超过中信证券成为行业第一。
此外,中小券商的业绩也可圈可点,兴业证券、第一创业、山西证券、国海证券、西南证券、华西证券等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华西证券净利润增长率高达1195.02%,增速位居行业第一。
记者注意到,浙商证券、西部证券、南京证券、财通证券等多家中小券商营收下滑,下滑比例从1.81%到34.25%不等。
浙商证券表示,营业收入减少的原因主要系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价格下降,引发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30.22%;同时,期货公司现货销售收入减少,导致其他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59.47%。
对于营收下降,财通证券则称,主要原因是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有所下降。
从券商的经纪业务来看,上半年,多家券商手续费净收入实现大幅增长。Wind数据显示,超过半数券商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例如,国信证券2025年上半年经纪业务客户托管资产超过2.6万亿元,同比增长7.5%; 华泰证券客户数量累计超1650万户,托管客户资产规模超12万亿元,同比增长4%。
证券投资业务最高增幅14052.11%
并购整合与业务协同效应显现
2025年上半年,已完成整合的券商展现出强劲的业绩增长动能。
8月28日晚间,国联民生发布合并更名后的首份中报。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0.11亿元,同比增长269.4%;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185.19%。
主营业务方面,今年上半年,国联民生证券投资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幅最高,达14052.11%,实现收入16.87亿元。
国联民生在半年报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证券投资业务围绕杠铃策略,以红利价值股配置为盾,精选成长股为矛,充分抓住第二季度以来市场的上升行情,重点配置有色、医药、军工等行业,实现了较高的投资收益,收益率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联民生总资产1853.9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90.72%;归属于该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10.88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74.90%。
而另一家合并后的券商国泰海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8.72亿元,同比增长78%;净利润157.37亿元,同比增长214%。
2025年上半年,国泰海通完成合并正式成立,依托合并后业务规模扩大优势,全面推进零售、机构和企业三大客户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扩大了业务规模,还显著提升了净利润水平。
其中,其财富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7.72亿元,同比增长92%。境内个人资金账户数384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君弘App及通财App平均月活1558万户,较上年增长10%;金融产品月均保有规模4530亿元,较上年增长13%;融资融券余额1809.96亿元,排名行业第一。
河南大学证券与金融研究所所长郭兴方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并购重组不仅推动业绩增长,而且通过双方资源整合与能力重构,进而提升券商业务协同能力。比如,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96.08%股权后,其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北京、成都等国家重点发展区域的营业网点将大幅增加。中信证券通过整合广州证券,在广东省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中小券商寻求差异化突围
2025年上半年,前十大券商营收占比从2024年的62%提升至68%,马太效应进一步显现。头部机构在重大资产重组中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三家券商包揽上半年财务顾问业务收入的47%。
上述国内某头部券商河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今后几年证券行业并购重组现象会越来越多。
在此背景下,中小券商该如何突围?
记者了解到,面临“强者恒强、弱者边缘化”的挑战,中小券商正通过差异化竞争、区域深耕、特色化经营和数字化转型等,谋求在细分领域中实现突围。
位于河北省的财达证券表示,将坚定不移贯彻“深耕河北、服务全国”核心战略,通过构建“全链条、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在债务融资、结构化融资、上市挂牌、并购重组、再融资、财务顾问等业务领域协同发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资本市场解决方案,区域投行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除了深耕区域市场,差异化竞争也成为中小券商突围的重要路径。
2025年上半年,科技创新债承销金额同比增长56.5%,参与券商从45家增至68家。中小券商在细分领域中找到突破口,如财信证券主承销低碳转型债券家数排名第一。
数字化转型也是中小券商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例如,东吴证券通过“云鼎”绩效分析平台,提升运营效率;国金证券通过大数据分析引擎构建客户分层模型,精准匹配服务与需求。
对此,国内某头部券商河南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2025年上半年证券行业在经历深度转型后已呈现复苏态势,头部券商凭借综合实力领跑,中小机构通过差异化竞争寻找生存空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和监管政策优化,行业有望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