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穗:“四治”融合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16:17:00
近年来,三穗县立足县域实际,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自治为基础、德治为引领、法治为保障、数治为支撑,创新构建党建引领“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深化“自治”强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小村规发挥大成效。指导全县99个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以通俗易懂、易记、易执行的方式表述内容,让村民“看得懂、记得住、能遵守”。同时建立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禁毒禁赌会等社会组织,以“一约四会”不断规范村级事务管理,深化基层民主自治。全县26个村(社区)获命名贵州省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示范村(社区),彩虹社区获评“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小网格凝聚大合力。推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化治理模式,全县划分为482个网格,整合村干部、党员、村医、警务助理、物业管理人员、社区工作者、公益岗位人员以及志愿者等队伍,实施“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志愿者”治理机制,配备网格员606人,联户长3302人,建立志愿服务队伍120余支,实现人口底数、矛盾纠纷、安全生产、民生服务等事务“一网通办”,提升服务群众成效。小积分激活大动力。创新推行志愿服务“文明积分”模式,将移风易俗、村寨治理、环境卫生等内容与“文明积分”模式有机结合,制定评分标准,开设“积分超市”,按照“一户一折”统一制定“积分存折”,通过积分兑换奖励的方式,调动乡村党员和群众主动参与村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全县开设积分超市15个,兑换积分商品价值5万余元。

强化“德治”润心,涵养文明乡风民风。多彩文明巷描绘新愿景。各乡镇(街道)在巷道墙上绘画移风易俗、文明创建、先进事迹、家风家训、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等内容扮靓乡村,对各乡镇(街道)示范点成效进行“亮晒评比”,评选出一批具有典型代表的文明小巷,形成引导村民的“天然课堂”,潜移默化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目前,全县已打造文明巷22条,绘就文化墙1.25万平方米。户户晒家风展示新风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最美家庭、身边好人、退役军人、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展示该户家训家规、先进事迹、家庭成就、老旧照片、文化物品等,打造300余户具有特色的文化家风堂屋,评选星级文明户2000余户,形成“晒家风、学典型”的良好氛围。院坝共协商倡导新风尚。制定《三穗县婚丧移风易俗倡导性标准》,依托“一约四会”,推进“合约食堂”模式,大力整治移风易俗突出问题,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广泛宣传“四抵制四倡导”要求,建成“合约食堂”30个,酒席场均节约成本30%以上,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

夯实“法治”保障,筑牢平安治理根基。拓宽法治教育阵地。创建命名1个国家级、7个省级、13个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全州首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成立“三穗县人民法院苗乡侗寨少年法学院”,建设非法捕捞增殖放流暨普法宣传警示教育基地,建设法治宣传栏228个、法治文化长廊(广场)25个,创作法治文化院景16处,让乡村处处都有法治教育宣传平台。建强法治教育队伍。建立“公检法司”全覆盖挂点联系村(社区)机制,把村“两委”成员、党员、寨佬等群体作为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进行重点培训。全县培育法律明白人952人,培训人民调解员797人,基层法治队伍不断壮大。加大法治教育宣传。打造互动型、服务型、创新型法治宣传教育模式,组织公职律师免费向群众提供法治在线咨询服务。今年以来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院坝会等宣传活动18场次,组织模拟法庭活动4场次,组织法治副校长完成46所中小学校法治教育,以案释法向群众、学生传达法治知识。制作法治教育宣传视频36个,浏览量超百万人次,全县法治教育氛围持续提升。

赋能“数治”增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一张网”促进平安建设。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在重点路段、辖区水域、林区卡口和公共场所覆盖安装视频摄像头并接入农户户外摄像头,形成监控监测网,通过车牌识别、人脸识别、入侵识别、语音播报等AI功能,实现辖区动态一屏巡查、风险隐患及时发现、突发情况联动处置,有力促进防溺水、森防消防、道路交通等工作,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目前,全县接入数字乡村摄像头2587个。“一平台”打造智慧社区。三穗县以武笔街道彩虹社区为载体,开发运用“数智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人、地、事、物、社情、组织”六要素数据库,配备移动终端APP,实现就业、健康、未成年人保护、物业等50余项服务“指尖办”“网上办”“就近办”,实现“社区数据一网融合、社区管理一格覆盖、社区事务一键办理、社区监控一屏统揽”,平台动态监测社区事件运行14000余条,累计办理易搬群众线上业务200余项,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180余个,网格员获好评率达98%,实现了社区管理数字化。“一张表”减轻基层负担。按照“一网整合、一表采集、一库共享”的工作要求,全县99个村(社区)严格执行贵州省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统计制度,对村级基本情况、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采集录入218个指标数据,实行动态更新管理,建设完善基层治理数据库,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基层少跑腿”的转变,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为群众办实事,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通讯员郑茂川
编辑 谢颖
二审 吴子勇
三审 欧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