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辛”气象激活“兴”动能——辛庄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20:4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姬姣姣

盛夏时节,走进焦作高新区文昌街道辛庄村,村道宽敞平整,民居白墙黛瓦错落有致,田间地头更是一派繁忙——连片的葡萄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沉甸甸的果穗套着防虫袋,村民们正穿梭于藤架间浇水施肥,汗珠从额头滑落,眼角却透着笑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辛庄,这个曾经普通的豫北村庄,近年来以“葡萄经济”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700亩耕地实现整村流转,种上了阳光玫瑰、红宝石等优质葡萄品种。每亩年产量达3000斤,农户每亩创收1.5万至2万元,村民年均收入比周边村高20%。

“这份成绩单啊,是村‘两委’班子豁出去闯、甩开膀子试,乡亲们更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大伙儿的汗珠子,哪有这实打实的成绩!”走在葡萄藤下,村支书乔虎妮娓娓道来。

2012年辛庄村实现整村土地流转,成立了焦作新区共利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特色葡萄种植业。合作社组织群众到外地引进新品种,学习新技术,该村主打品牌“红宝石葡萄”产量及品质都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市场“热宠”。

除了葡萄种植,村里还盘活土地流转收入35万元、仓储保鲜收入15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稳定在50万元左右,为乡村建设攒足了“底气”。

腰包鼓了,村貌也要靓——这笔笔“幸福基金”,最先用在了乡亲们每天抬眼就见的地方。

投资68万元实现全村道路硬化,50盏新路灯照亮晚归的脚步;

48万元砸出“地下管网革命”,污水直通市政管网,彻底告别“污水靠蒸发”的旧时光;

1000多棵树木在房前屋后“安家”,连厕所都实现了“零旱厕”全覆盖;

1名专职保洁员+60名志愿者组成“清洁大军”,131个垃圾桶、150套清扫工具配齐配强;

门前“三包”责任制让每家每户成为环境“守护者”,“户集、村收、村运、村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全域洁净。

“以前是‘雨天两脚泥,夜里一抹黑’,如今道路平展展、路灯亮堂堂,跟城里小区一个样!”说起村里的变化,68岁的村民老乔连连点赞。如今的辛庄村,文化广场热闹非凡,道德讲堂里“赶考路上有我”的宣讲深入人心,文明新风吹遍每个角落。

据统计,该村“乡村光荣榜”“道德模范”“五美庭院”评选活动连续开展三年,选出30多位先进典型,让“学先进、当先进”成为风尚。137户家家参与“星级文明户”认领,门前的星级牌成了最亮眼的“家庭名片”。“一约五会”让婚丧嫁娶告别攀比之风,党员带头签名承诺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吹散陈规陋习。

近日,这个常住人口仅600余人,连续三年获评我省“五星”党支部的村庄再传喜讯:荣登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榜单。从“省级示范”到“全国标杆”,辛庄村用实实在在的变化,勾勒出新时代文明村镇的幸福模样。

从“产业强”到“环境美”,从“文化兴”到“风尚新”,辛庄村的蜕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更是文明村镇创建的鲜活样本。如今的辛庄人,正踩着文明的鼓点,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让文明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持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