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得斋记|走近个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15:53:00    

潮新闻客户端 杨新元

在中国林林总总的私家园林中,扬州个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它与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和苏州的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素有“盐商豪府第,竹石雅乾坤”的美称。

扬州与杭州相距不远,而且扬州我也曾去过几次,然每次都行色匆匆,个园一直没有去过。近日到扬州,在东道主的热情安排下,我终于与这个名园有了“亲密接触”的机会。虽然走马观花,但其精致典雅的园林建筑、风格鲜明的四季假山以及各种各样珍稀竹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个园位于扬州的东北隅。

那天中午,我们在个园附近的一家饭店吃过中饭,就步行来到个园。

朋友告诉我,个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原名寿芝园。清代嘉庆年间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在寿芝园旧址上扩建为私家园林。

为何取名个园?有人说,因主人爱竹,且竹叶形似“个”字,故名个园。而刘凤诰所撰《个园记》记载:“园内池馆清幽,水木明瑟,并种竹万竿,故曰个园。”虽然说法不同,但都与竹有关。

根据游览示意图,我知道个园全园分为四季假山园林区、南部住宅区、北区品种竹观赏区,共占地2.4万平方米。

个园以叠石艺术著称,用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曾被中国的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这个评价是相当高的。

虽然时过中午,但个园内仍是人头攒动,游客如云。

我们从南门进入,首先看到的是古色古香的清美堂。暗红色的匾额上,“清美堂”三个金色大字格外醒目。

两边柱子上,一副楹联颇有意思:“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如果你不了解个园的历史,那么,看了这副楹联,一定以为这个“盐商豪府第”的主人是一个爱好读书、崇尚俭与勤的正人君子,其实,这不过是装装门面而已。

从个园成为私家花园的那一刻起,在近二百年时间内,个园曾几易其主,主人不是盐商就是军阀。在这个“竹石雅乾坤”里,经常上演的都是卑鄙龌龊的人间闹剧。

扬州个园的清漪亭和抱山楼古建筑。视觉中国。

此刻,身处人流熙熙攘攘的清美堂,我的思绪却飞回到从前,个园近二百年的历史就像过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浮现。

从盐商黄至筠1818年建个园开始,区区几十年,黄家到清同治年间就败落了,个园卖给了镇江丹徒的盐商李文安。李家盛极一时,然好景也不长。后来,因李家负官债,军阀徐宝山就逼其用个园抵债。于是,个园又成了徐宝山的私家园林。

这个徐宝山(1866年-1913年),字怀礼,因属虎,故人称之为“徐老虎”。他是镇江丹徒人,出身贫寒,15岁便游食四方,广交朋友。1893年,徐宝山参与“仙女庙劫案”,案发后逃至家乡丹徒,后被清廷捉拿并发配甘肃。可是徐宝山却在途经山东时成功逃脱。随后他即潜入江湖成为一大盐枭,势力北及淮河南至长江一带,盛时党徒曾有数万之众。

徐宝山是一个有功也有过的人物。他在辛亥革命中加入革命党,率军光复了扬州、泰州等地,曾官至扬州军政分府都督,并被孙中山大总统任命为北伐第二军上将军长。

后来,袁世凯复辟帝制,徐宝山又叛变拥袁,这令革命党人大为恼火。1913年5月14日,张静江抓住徐宝山嗜好古董的特性,着人将炸弹放入预制的古董箱内,然后模拟徐宝山派往上海寻购古董的艾某笔迹致书徐宝山,诡称找到一个古铜器,派人呈送鉴赏。徐在开箱时被炸,当场毙命。对徐宝山的暴死,当年的一些报刊都有报道。

当然,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个园的历代主人大都是为富不仁者,不值得一说。而其园林建筑,却彰显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浏览了清美堂后,先后来到楠木厅、汉学堂、 清颂堂 ,满眼古色古香,处处精致典雅,而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抱山楼。我们走过长长的弄堂,来到假山园林区。

此刻,我站在抱山楼的长廊里,静静地欣赏这座别致的建筑。

抱山楼是一座七楹的长楼,它的东西两头就是夏秋两座假山。抱山楼长廊环绕两山于胸前,这就是抱山楼得名的由来。

在走廊的南墙上,镶嵌着清人刘凤诰撰写的《竹石记》刻石:“……个园者,本寿芝园旧址,主人辟而新之,堂皇翼翼,曲廊邃宇,周以需槛,辟以层楼。叠石为小山,通泉为平池,绿萝袅烟而依回,嘉树翳晴而蓊匌。”意思是说,个园,原本是在寿芝园旧址上修筑的,但是主人开辟新建而使之焕然一新。园内建筑富丽堂皇,庄严雄伟,曲折的回廊,深邃的屋宇,四周又环绕镂空的栏杆,使重重楼阁更加宽敞明亮。叠石为假山,沟通泉水汇成碧池。绿色的藤蔓,依山向上曲折攀缘似袅袅炊烟回旋升空。高大的树木遮蔽了晴空,更显葱郁茂盛。

位于个园四季假山园正中间的“宜雨轩”也值得一提。

它造型别致,四面虚窗,站在轩中可一览园中全景。我看到,宜雨轩的东西两面墙上,还保留有几块建园时从法国进口的花玻璃。在十九世纪,那可是皇室贵族才用得起的稀罕物。宜雨轩是园主当年接待宾客的场所,轩前有对联: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适至今雨初来。雅而不俗,有比较高的文化品位。当然,窃以为,这是造园者的品位 ,而非园主的品位。

徜徉在四季假山园中,处处能感到造园者的匠心独具。

石头本是没有温度的东西,而个园的设计者,硬是让石头有了温度,造出一个特色鲜明的春夏秋冬来。

走近春山,首先看到白墙黑瓦的院墙上镶嵌着一个圆形院门,门额上“个园”两字格外醒目。仔细看,但见奇石依门,修竹挺拔,两边花台上的石笋如春笋破土。

此刻,春日的阳光把稀疏竹影照在墙上,形成了无数个“个”字形的图案。春笋是春天的象征,几块钟乳石组成的春笋图让我们看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更让人称奇的是,十二生肖也活跃在春天里了。春山上,蛇已经醒来,正吐着信子;顽皮的猴子、凶猛的老虎、俊朗的马儿,见首不见尾的神龙等生肖都来问候我们。我想,造园者真是抓住了最能反映春意的东西,让人一走近就感到春意浓浓,不同凡响。

夏山位于园之西北,以青灰色的太湖石为主,整座山似云翻雾卷,多而不乱。远观舒卷流畅,近视则玲珑剔透。北阴处有涓涓细流直落池塘,池中游鱼嬉戏穿梭,极富情趣。我们沿着池塘右侧的一座曲桥直达夏山的洞穴,顿觉清风拂面,十分惬意。

出夏山,走过抱山楼的长廊,便到秋山。我看到,秋山全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山势较高,面积也较大。整座山体显得壮丽雄伟。秋山也有山洞,洞中有石室、石凳、石桌,还有石桥飞梁,深谷绝涧,在有限的天地里创造出无尽之态,其堆叠之精,构筑之妙,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一路走过春夏秋,最后我们见到的是冬景。尽管冬山被挤在粉墙的一个角落,我却为造园人浪漫的创意拍手叫绝:他们煞费苦心地将冬景安排在南墙之下,背靠高墙几乎终年不见阳光,远远望去似积雪未消。整座冬山用宣石(石英石)堆叠,石质晶莹雪白,造园者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将假山堆叠得如一群狮子,远观似一头头雪狮欢腾跳跃。更为巧妙的是,为了模拟北风呼号的感觉,造园者还在宣石后面的南墙上设计了二十四个风音洞,后面的巷风袭来,时而发出北风呼啸之声。

一个下午就走过春夏秋冬,我面对端庄、静穆的冬景,正在感叹一年终了之时,蓦然回首,发现西墙上有一个圆形漏窗,隐约可见春景的一派春光,暗示春天又将来临。

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就浮现出诗人雪莱的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远吗?”我想,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之河,正像这四季园一样,有春有夏也有秋,在遭遇冬天的严寒时,不经意间,春天却又在向我们招手。

进入品种竹生态区,有一条数十米长的小路穿越其间。一路上,竹影横斜,竹香清幽。行至竹径尽头,为东门入口,门上可见一匾额,上题“竹西佳处”。

在生态区里,满目苍翠,郁郁葱葱的竹林里,稀有的龟背竹,年迈的孝顺竹、高大的独生竹,还有乌嘴鸡竹、罗汉竹……各种竹子争奇斗艳,棵棵挺拔向上,给人以高洁雅致之感。

春风吹来,竹林微微摇动,发出沙沙的响声,似乎在欢迎我们这群远方来客。

整个个园植竹十分丰富,处处竹影摇曳,蔚为大观。再配以花木扶疏、四季假山、典雅建筑,恰如一幅幅素雅和美的水墨画卷,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中国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

作者简介:杨新元,中国作协会员,浙江日报高级记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