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壳20只!2025年黄河口人工孵化朱鹮幼鸟取得新突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20:35:00
4月23日凌晨4时20分,黄河口朱鹮野化基地上演了一场生命的奇迹——首只人工孵化的朱鹮幼鸟奋力啄破蛋壳,宣告新生命的降临!这清脆的破壳声,不仅是对春日的礼赞,更是科研团队日夜坚守的硕果。记者从黄河口朱鹮野化基地获悉,截止到5月8日,2025年黄河口人工孵化朱鹮幼鸟已出壳20只!

今年黄河口朱鹮野化基地的朱鹮幼鸟孵化工程在3月27日便已拉开帷幕。科研人员化身“护卵使者”,从朱鹮巢穴中精心挑选出一枚重达82.25克的珍贵鸟卵。随后,这枚承载着希望的鸟卵被送入恒温恒湿的智能化孵化系统中。在接下来的28天里,科研团队如同守护珍宝一般,通过先进的监测设备对孵化全程进行精准把控。每一度温度的调节、每一次湿度的校准,都凝聚着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与呵护。4月23日凌晨,在众人的期盼下,幼鸟终于顺利破壳,带着60.99克的鲜活生命重量,来到这个世界。经专业检查,幼鸟鸣声清脆洪亮、反应机敏灵活,其体表特征与生命体征均展现出良好的健康状态,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活力与生机。
项目负责人王安东难掩激动之情,坦言这是基地今年最令人振奋的时刻。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人工繁育进程实现了重大突破——首只孵化幼鸟的破壳时间从5月23日提前至4月23日,整整提前了一个月!“从2024年黄河口朱鹮野化基地首次人工孵化朱鹮幼鸟成功后,今年的朱鹮人工孵化工作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幼鸟破壳时间提前了整整一个月。之前,黄河口朱鹮野化基地朱鹮幼鸟出壳时间较陕西等地时间大幅度推后,这也是黄河口朱鹮野化项目面临的一大难题,因为晚了的这一个多月,气候变化对朱鹮幼鸟的成长不利。”王安东介绍,如果幼鸟5月出壳,幼鸟一出生就将面临夏季的高温和暴晒,成活率极低,而即将到来的5月,黄河口湿地将迎来气候宜人、温润舒适的美好时节,这无疑为幼鸟的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理想环境。“出壳时间的提前,也从侧面说明,朱鹮正逐渐适应黄河口的自然环境,有助于黄河口朱鹮野化基地的朱鹮种群快速壮大,也为下一步朱鹮野化放飞提供了数量保障。”王安东说。

截止到目前,黄河口朱鹮野化项目今年新出壳朱鹮幼鸟已达20只,已经达到了2024年全年朱鹮幼鸟孵育数量。目前,仍有部分卵正在孵化当中。为保障朱鹮在今年的繁殖季繁殖孵育,黄河口朱鹮野化基地科研团队启用“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护”双系统,对巢区实行24小时无干扰看护。针对北方春季多风气候,野化基地还在朱鹮聚集区新增6处巢架,供其选择。
科研团队早已为幼鸟规划好了成长之路。待其羽翼渐丰,这些承载着希望的小朱鹮将被引入占地3300平方米的朱鹮野化训练网笼。在这里,它将接受系统的生存能力训练,学习觅食、躲避天敌等野外生存技能,为未来重返自然、翱翔蓝天做好充足准备。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幼鸟的考验,更是科研团队守护朱鹮种群、推动生态保护事业的重要一步。相信在科研人员的精心培育下,这只朱鹮幼鸟必将茁壮成长,为黄河口湿地增添一抹灵动的朱色生机。

朱鹮是世界濒危鸟类、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朱鹮,被誉为“东方宝石”“鸟中大熊猫”。“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朱鹮野化放飞项目”2020年5月由国家林草局正式立项,旨在为恢复朱鹮的华北历史分布区率先建立野外种群。2022年12月14日,包括“159号”在内的20只朱鹮顺利抵达“新家”。2023年,黄河口又从北戴河朱鹮基地引进10只。2024年黄河口朱鹮野化基地首次成功繁育朱鹮幼鸟20只,当年冬天野化放飞6只朱鹮,其中编号159、162两只朱鹮在黄河三角洲区域成功度过严冬。2025年随着新的一批朱鹮幼鸟出壳,黄河口朱鹮野化放飞项目又迈出新的坚实的一步。(大众新闻记者 段学虎 崔立慧 马瑞琳 陶敬玉 通讯员 王安东)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